夏已尽,秋渐凉,养生要防燥

夏已尽,秋渐凉,养生要防燥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。
处暑的来临,意在提醒我们暑气渐渐消退,天气由炎热向秋凉过渡,此时要注意预防“秋燥”的发生。

一般来说,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%~60%,过高或过低都会感觉不舒服。
由于处暑天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小,人们常感到皮肤干涩粗糙,鼻腔干燥疼痛或O燥咽干;处暑前后,中午气温仍然很高,暑湿较重,脾被湿困住,也容易感到疲倦乏力。
处暑节气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?
滋阴润燥,吃酸忌辣
秋季燥气当令,喜润恶燥,身体里肺经当值。秋天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雪梨、南瓜、芝麻、银耳等,或选择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,此类食物具有润肺收敛的功效,多食有助于保护肺部。不要过多食用西瓜等凉性水果。还应多喝水,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。

2个预防“秋燥”的流食粥方:

一、梨粥
梨2~3个,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,加水煮粥。梨,味甘酸性凉,有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的功效,大米健脾益气,两者同煮为粥,具有益气健脾、滋阴润燥的作用,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。
二、百合银耳山药粥
鲜百合50克,银耳10克,山药100克。将百合洗净切碎,银耳用温水发开后,洗净切碎,与山药同煮为粥。百合,味甘性微寒,有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的功效;银耳,味甘淡性平,有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功效;山药健脾养胃,三者同煮为粥,具有润阴润燥、补肺养心、健脾养胃的作用。
起居有常,早晚**衣
处暑过后,首先应调整的是睡眠时间,早睡早起,科学掌握睡眠的规律及方法。在处暑时节,夜间0至4点,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,中午12时至13时,是人体*感神经最衰弱的时间,把握这两个睡眠的最佳时机,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俗话说:“春捂秋冬,不生杂病”。处暑时节,早晚气候温差大,夜间外出要注意**加衣服,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,腹部盖薄被,防胃病复发。天气渐凉,尤其应注意预防感冒。

健脾祛湿养胃
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,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,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祛湿,养护脾胃,夜里不要贪凉,不要多吃冷饮,以预防胃肠道疾病。
经过一个夏天的“煎熬”,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,食欲感不强,因此饮食上忌食O味太重的食物,也不要暴饮暴食,可多吃些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,如赤小豆、薏仁米、山药、茯苓等。暑去秋来,让我们收拾好心情,在明媚的秋光中领略世间多彩,在丰收的喜悦中继续阔步向前!